陕西省精神专科联盟 桥梁纽带助力学科成长

原标题:陕西省精神专科联盟 桥梁纽带助力学科成长

  为了增强陕西省精神卫生学科建设,加强交流与合作,合理配置医疗资源,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效益,突破地域、医院级别和体制的局限,提供精神卫生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,满足社会公众的医疗需求,秉承协同发展,合作共赢的工作理念,2017年,由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牵头,经陕西省精神卫生专科联盟成员友好协商,自愿组建陕西省精神卫生专科联盟。

  “陕西省精神专科联盟”将实现以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为中心,上接国内外著名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,下联基层医疗机构,成为联系陕西省精神卫生机构的桥梁和纽带。医院将充分利用医联体、互联网、质控中心等平台,充分发挥医疗资源效能和互联网优势,在合理诊疗、优化服务、促进教科研、人才培养、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等方面,发挥三甲医院的龙头带动作用,实现组团发展,为陕西省城乡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精神卫生服务。

  积极进取

  发挥引领作用

 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、联盟理事长吴强驹指出,成立医联体和专科联盟,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体现,是建设“健康中国”“健康陕西”和深化医改的要求,是为了更好地承担和发挥省级公立医院责任和作用。联盟要按照省委、省政府和省卫生计生委的部署,统筹规划,以公益为导向,扎实推进医联体和专科联盟工作,踏踏实实地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实。要发挥省级大医院在医联体建设中的引领作用,在医联体和专科联盟的平台上,整合各方优势,协调学科发展,助推人才培养,共同提升管理能力、诊疗水平,畅通双向转诊渠道,让全省百姓享受到真正的优质医疗服务。

  该联盟的成立,对于整合陕西地区精神卫生的优势资源,发挥公立三甲医院的引领作用有着重要意义。联盟牵头单位将整合资源,通过技术帮扶、人才培养、双向转诊等手段,充分发挥对不同层次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,加强陕西地区精神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,提升联盟的技术创新能力及在国内外精神卫生领域的学术影响力,以此来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,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能力与绩效。

  勇于担当

  广受患者好评

  除了精神卫生联盟外,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还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,先后与咸阳市中心医院、汉中市铁路医院勉西精神病医院、陕西省荣复军人第二医院、鄂尔多斯伊旗新元康复医院及灞桥区卫计局下属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(狄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浐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红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洪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)签署医疗联合体协议。

 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派出张辉主任医师、李贵宾主任医师、何长江副主任医师、王艳琼副主任医师、樊珍主治医师等5位专家采取轮流坐诊、专题讲座、专家查房的形式,对签约单位进行协作,目前累计为1101位门诊精神障碍患者提供诊疗、健康咨询等服务。开展查房44次,进行专科医务人员督导培训16次,专题大型科普讲座3场,受到了签约单位及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。

  精准扶贫

  助力贫困地区

  为了让贫困地区患者也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医疗条件,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特别安排4名副主任医师常住蓝田县九间房镇卫生院,通过入户排查的方式,给每位患者明确诊断、加强监管、加强监督服药、针对患者病情,明确诊断,制定合理化治疗方案,定期随访,每周入户探视三次,及时了解病情,及时调整用药方案,促进疗效。从2017年8月24日至2018年2月28日,共入户排查精神病患者15人,其中对7位精神病患者定期随访。给近80名精神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。组织5位专家给九间房镇近1000名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安排查体。组织三位专家安排大型义诊两次。与此同时,医院还安排4位专家,定期到高陵区精神卫生中心进行坐诊、查房、举行讲座。

  自2017年8月24日至2018年2月28日医院和鄠邑区实现双向转诊患者27人,其中上转14人,下转13人。2018年元月至2018年6月25日共实现双向转诊33人,其中上转15人,下转17人。

  “大医精诚,妙手仁心”。公立医院的职能之一,便是发扬大医精神。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始终将责任与担当牢记于心,积极履行公益职能,勇于担当、诚信做事,充满活力的接待每一位前来就医的患者。同时,还充分发挥理事长单位的领航作用,引领陕西省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!

  王 凡

Leave us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