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扶贫“铁军”攻坚克难 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

原标题: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扶贫“铁军”攻坚克难 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
|
|
焕然一新的房屋、整齐宽阔的村道、大气开阔的广场,家家入户有自来水、全村实现电视网络全覆盖,拿到乡情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分红的贫困户个个喜笑颜开,如今,走进西咸新区泾河新城高庄镇新庄村,一派欣欣向荣的气息扑面而来。
而每一个贫困户幸福生活的背后,都有一支肩负着重任的“扶贫铁军”在默默付出,他们带着脱贫攻坚的“军令状”, 一头扎进贫困村,从识别、帮扶到退出,用情帮、用心扶,把贫困户当亲人,用“授人以渔”的方法带领贫困户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。
在这支扶贫铁军的坚守下,泾河新城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,不仅实现了病有所医、学有所教、老有所养、住有所居,贫困户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、更有奔头,更有尊严。
扶贫“铁军”脱贫“战场”显身手
啃下 “硬骨头” 贫困村旧貌换新颜
新庄村是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唯一的一个贫困村,去年5月,随着西咸新区脱贫攻坚战役正式打响,驻村第一书记陈愿便一头扎进了新庄村,整合“四支力量”,发挥新庄村党员的模范带头和表率作用在脱贫攻坚战场大显身手,坚决啃下这块“硬骨头”。
据陈愿介绍,在数据清洗时,扶贫干部挨家挨户、反反复复的入户精准识别、不落一人,最终确定了新庄村13户42人的贫困户和25户58人的脱贫户,并确定了帮扶人,随后重点落实“七个一批”政策,除了保障正常的教育扶贫、健康扶贫、兜底保障、危房改造、生态扶贫政策长期稳定的落实到人、到户外,重点在产业、就业及扶志扶智上面下功夫。
陈愿说,产业扶贫对于脱贫攻坚的的长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,针对实际情况,新庄村成立了新庄村乡情苗木花卉合作社和新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,落实了7户养殖产业发展, 12户苗木认购产业覆盖,以土地入股,整合了115户530亩土地发展村集体经济,并发放了500元/亩的保底分红及股金证,以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和西咸新区臻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,发展村花卉苗木基地,目前完成500亩、50000余棵苗木种植。
通过半年的产业发展,村民在保底分红的基础上,多人在发展过程中在合作社内打工,从事种树、浇灌、除草等工作,增加了收入。除了发展花卉苗木等长期项目之外,合作社也和陕西顶麦食品有限公司联合推出了“新庄情”端午礼盒,销售近2000盒,收益4万元。
在合作社稳步发展中,改变了全村经济以农业种植、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的旧面貌,形成了“合作社保底分红+合作社就近打工+盈利分红”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。同时,新庄村基础设施也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,户容户貌提升完成、文化广场投入使用、市政管道改造完成、水利设施全面提升、电力增容完成、村阵地建设完成,改变了村原先基础条件差的村貌,一个宜居、富裕、文明的美丽乡村初现。
坚持多措并举助力精准脱贫
贫困户贫困村脱贫退出指日可待
今年以来,泾河新城对脱贫攻坚工作再深度部署,按照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方略,坚持以贫困户、贫困村脱贫退出为基础任务,以美丽乡村建设抓手,以乡村振兴为目标,整体推进新城脱贫攻坚工作。
据泾河新城相关负责人介绍,新城建立健全“部门联村、干部包户、工作队驻村、社会力量参与”的工作机制,有效形成大扶贫格局;在干部包户的基础上实行“党员三帮一、邻里结对帮”,有效保障贫困户的帮扶成效,实现对贫困户的全方位帮扶。紧盯扶持对象精准,强化实时监测、动态管理,确保扶贫信息准确;加强钉钉软件、西咸帮扶系统监测管理,及时审核、定期通报帮扶人入户打卡和帮扶工作开展情况,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;对310户贫困户实施分类管理,分类制定精准帮扶措施,实行差别化扶持、精准化帮扶,对症下药、精准滴灌,切实提升帮扶成效。
此外,更突出行业扶贫,强化攻坚实效,全面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环境,实行就业、产业(金融)双管齐下,实现产业金融双覆盖,着重发展中蜂养殖、苗木种植特色产业,有效提高贫困家庭收入。此外,民生工程稳步推进,全面落实十五年免费教育“三免一补”等相关政策,基本医疗保障全面落实,五保金、低保金按时足额发放,爱心超市已正式挂牌运营。
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,泾河新城坚持多措并举,进行了政策宣讲、送文化下乡、典型评选等方式,有效推动扶志扶智工作取得成效。此外,以项目为支撑,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,积极申请省市区扶贫专项资金,加快推进基础建设、产业发展和金融扶贫等项目建设,通过与泾河集团、臻境农业、基泰集团、海棠花和蜜之源等5家企业合作,建立贫困户增收致富长效机制。
村民富不富,关键看干部;村子强不强,要看“领头羊”。泾河新城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强化脱贫作风建设,从严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,确保顺利实现全年脱贫任务,贫困户贫困村脱贫退出指日可待。 记者 牛凌